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无线电工程系,1987年作为主干系之一组建我国第一个航天学院,1996年更名为电子与通信工程系,2003年成立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,2009年独立建院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。学院下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、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,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硕士点,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,2007年通信与信息工程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,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,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10位,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-。目前学院有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、信息对抗技术、遥感科学与技术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、智能测控工程六个专业,其中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、信息对抗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、智能测控工程名列软科专业排名A+。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770人,硕士研究生788人,博士研究生470人。
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48人,其中院士1人、杰青2人、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1人、优青2人、百千万人才2人、新世纪人才4人、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、中国科协青托计划4人、黑龙江省教学名师2人、黑龙江省杰青2人、黑龙江省优青8人、青年龙江学者2人。学院现有教授(研究员)69人、副教授(副研究员)61人,博士生导师85人、硕士生导师140人,师资力量雄厚。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“双院士”刘永坦教授为我国雷达及电子信息系统著名专家。学院建有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、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,参与松江实验室、濒海试验技术创新中心、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。学院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教育部首批“宇航科学与技术”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成员,并参与了教育部“无线通信技术”和“信息感知技术”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。
学院紧密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形成了国防及航天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,近五年来,共承担科研项目1100余项,科研经费累计超10亿元,年均发表SCI论文200余篇,年均获授权专利100余项。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新体制雷达、精确目标跟踪专用数据链系统、国产大型商用飞机试飞重心调配系统和模拟电负荷系统,参与研制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“龙江三号”5G通信载荷,视觉导航标志灯应用于梦天实验舱,为提升国防与航天装备的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,打破国际垄断,做出了现实贡献。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,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1项,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。
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紧紧围绕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,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,努力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,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。近三年来,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、教育部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3门、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、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4个,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、学会优博/校优博10人,出版教材、专著20部,2部入选教育部新兴领域建设教材,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30余项。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。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、宝钢优秀学生奖、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,年均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10余项,涌现出国际电联“连接一代”青年特使、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等先进典型。
自1959年无线电工程系成立以来,学院先后培养了近2万名毕业生。广大校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,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包括两院院士贲德、周志鑫、王军成、郭世泽,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,中兴通讯原董事长兼总裁赵先明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监事李大丰、李英涛,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郁发新等。
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